精神疾患在醫院有醫護人員照顧,但回家以後藥有正確使用嗎?藥袋上的指示他們都清楚嗎?有沒有按時服藥?病人用藥認知或用藥行為及藥品貯存都正確嗎?
今年衛生署訂出關懷弱勢居家用藥訪視計畫,期望藥師針對弱勢族群給予用藥訪視。慢性精神疾患碰上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容易失去信心,自行停藥或減藥,卻引發更嚴重的復發。
又由於自我照顧能力及病識感不佳,對疾病和藥物治療認識不足,以致產生病患忘記吃藥、吃錯藥、吃錯時間、吃錯藥量等,造成藥量不足而藥效降低,或藥量太高而毒性增加等不良反應,進而影響疾病症狀不穩定,常須重複進出急診及住院。
精神疾患居家用藥訪視,是由藥師親自前往病人住所,提供相關專業藥事照顧服務,其目的有:
一、整理服用的藥品:協助病友重整所有該吃的藥品變為餐包(或藥盒)形式,可增加病友用藥的正確性與配合度。
二、給予適當的衛教:告知服用藥物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式,讓服用藥物之病患及家屬能對藥物更加認識
;並說明按時服藥對改善病情,或不使病情惡化的幫助,讓病友及家屬了解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及不按時服藥的危險性。
三、檢視醫師處方藥、中草藥或保健食品等是否能一起安全服用。
四、幫忙整理藥及清除過期、不需要藥品。
慢性精神疾患是容易被忽略的弱勢族群,更需要藉由藥師居家訪視服務,由專業藥師到宅免費提供相關藥物建議,減少吃進不必要的藥品及降低藥品副作用,以期有效治療及控制疾病,幫助他們回歸家庭和社區。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