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毒氣室傳聞 監委揭秘

 |2010.08.21
112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監察院調查澎湖西嶼牛心灣軍事營區疑似「毒氣室」的日據時代軍事設施,發現其實是「銅牆鐵壁彈藥庫」,連同附近「清涼彈藥庫」,都與二戰時期的日軍駐紮有關,已徵得國防部同意,移撥給澎湖縣政府管理,一併規畫為軍事古蹟園區,納入澎湖縣觀光資源。

監委李炳南、余騰芳、周陽山去年十月巡視澎湖,在用餐時與同桌軍官閒聊,得知牛心灣營區的三座「銅牆鐵壁」密室,當地人傳聞是日軍用來殺人或研發生化武器的毒氣室,因此決定深入調查,昨天公布調查結果。

此一調查非常特殊,可能難與監察權行使沾上邊,但監委認為,此案牽涉軍事設施的管理,且還意外發現二戰時期日軍在澎湖沿海透過「格納濠」(日軍用隱藏攻擊艇),自殺式攻擊美軍、國軍的「震洋特攻隊」遺蹟,極具調查價值。

李炳南說,「銅牆鐵壁」密室採庫中庫設計,庫內壁由一塊塊銅片以鉚釘及壓條鑲嵌而成,以防靜電雷擊,內設氣密窗,外部則有通氣管,入口為兩道鐵門設計,一九○七年就存在,用來儲存收藏高階無煙彈藥,目前僅在澎湖發現,現已清空。

為求慎重,李炳南等人曾至「銅牆鐵壁」探勘,國軍生化武器專家還至現場取樣,化驗空氣、土壤及水質等十三項樣品,結果未測得戰劑或其衍生物存在反應,在蒐集日本文獻、諮詢建築系教授楊仁江後,排除所謂殺人毒氣室的可能。

監委還發現附近有座「清涼彈藥庫」,也是日據時代所建地面式彈藥庫,人字瓦屋頂,屋頂上裝避雷針防雷擊,外牆磚砌,內牆為木板,地板提高約一公尺高,用以防潮,目前呈荒廢狀態。

李炳南認為,在國防部監管下,這項軍事文化遺產才得以完好保存至今;文建會與專家學者、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現勘認定,這兩處建物就建造年代、建造技術、保存完整性及種類稀少性而言都是一流,國防部已同意依程序,辦理移管、釋出。

目前「銅牆鐵壁」特種彈藥庫與「清涼彈藥庫」,都已經列縣定古蹟予以保護,監委將提報文建會,評估是否升級為「國定古蹟」,提升到中央層級予以保護。

李炳南透露,目前著手調查澎湖「震洋隊基地」,也就是日本海軍自殺快艇特攻隊遺址,據聞台灣本島也有類似的遺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