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前往東沙島,為東沙環礁公園新落成的管理站揭牌,並與中山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在東沙島建置「東沙海洋研究站」,執行「珊瑚礁總體檢活動」,進行周邊海域生物環境研究與監測,持續追蹤與掌握東沙珊瑚礁狀況,維護我國海洋權益。
「東沙管理站是政府執行保育及經營管理環礁生態的第一線」,江宜樺表示,執行「珊瑚礁總體檢活動」只是近程目標,未來將再結合國內各學術單位資源,並整建相關設施,提升東沙研究設備與環境,並與國際學者或國際研究機構合作,成立「南海生態保育與人文資產國際研究中心」,做為國際在南海地區研究海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基地。
內政部自民國九十五年起,針對包括東海釣魚台海域、東南及南部海域,以及東沙海域在內,展開為期四年的「大陸礁層調查計畫」,預計今年九月完成,必要時內政部會向聯合國提出相關調查資料,以維衛我國海疆權益。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是台灣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擁有直徑長達二十五公里、面積廣達五萬公頃的珊瑚環礁。珊瑚礁是「海中的熱帶雨林」,滋養許多海洋生物,但也面臨過度捕撈、環境汙染及全球暖化威脅。
內政部資料指出,台灣珊瑚礁總體檢自一九九七年開始至今,並以招募潛水義工、科學調查員的方式,進行珊瑚礁生態系的普查,期望從調查轉為「守護行動」的方式,讓全民一起監測珊瑚礁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