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六月,台灣第一本專業的新聞財經雜誌誕生,取名「天下」,取自「天下為公」的意思,表示對一個美好社會的嚮往與追求,到現在剛好二十五年整。二十五年前創刊時,引起廣大回響,兩天內全部銷售一空,一個月連續再版三次,紐約時報專文推薦:台灣最有影響力的雜誌。
二十五年歷久不衰,天下的成功就在「為公」兩字,所以「天下」不僅記錄台灣經濟的起飛、企業的起落、制度的變革、成長的痛苦,更在關鍵時刻,以公正、公平、公開、公道代表中產階級對社會變革提出批判,對台灣走過的歲月深刻反省。
台灣當前的問題就在這裡,每個人師心自用,將自己的政治利益放得最大、將政黨的利益看得最重、將意識形態無限上綱、將顏色選擇凌駕於理性公道之上,國父說「天下為公」,幾乎每所學校都可以看到這幾個大字,但台灣政治人物的心中,永遠是「天下為私」。
因為「天下為私」,所以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黑金政治不斷擴張、數位差距不停增長,沒人知道台灣人的前景在那裡?
台灣現在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天下為私」,所以正義理性不見了、公平合理消失了,我們在前進潮流中找不到定位、在全球進步中找不到定位、在政黨惡鬥中找不到出路、在貪腐弊案中找不到未來。
台灣唯一的出路,在「天下為公」,公就是人民、社會、國家,公就是制度、法律、倫理,公就是真理、正義、公平;唯有一切為公,才是政治人物要報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