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海基會與海協會確認後,兩岸昨天同時公布,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三次專家正式磋商預定十三日在北京舉行,我方將由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領軍前往,黃志鵬昨天表示,將討論ECFA的文本、早期收穫清單內容,但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表示,應該不會交換早收清單。
海基會表示,第三次協商主要內容為ECFA協議文本與條文,並就兩岸貨品、服務貿易早期收穫清單繼續協商,另外也將針對後續協商工作安排再次交換意見。我方協商代表團成員包括經濟部國貿局、投資審查委員會、貿易調查委員會等。隨團人員還有金管會、陸委會經濟處、法政處及其他與服務有關部門參與。
黃志鵬八日趕赴北京與大陸就早收清單重要項目再協商,雖然歧見縮小,但並未完全解決雙方歧見,工具機、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產品是否納入早收,還有拉鋸戰;他表示,需要溝通的項目剩下很少,希望第三次正式協商能完成文本與早收清單,「ECFA協商已近尾聲,折衝還在進行」。
至於是否會進行第四次正式協商,施顏祥說,「我不知道」。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則表示,協商時間預定十三日「一天或是一天多一點」,重點在協議文本和條文,仍在盤點的早期收穫清單將視情況再交換意見,第四次正式專家磋商還是有這個可能。稍後劉德勳改口說,「早收那塊真的需要第四次」。
劉德勳說,ECFA協商分組在此之前已在兩岸進行多次業務溝通,其中的原產地規則小組經過這幾天的密集商談,在進度上已經蠻完整的,如果沒有需要再做溝通,被列入ECFA附件中的原產地規則將併在第三次協商時一起處理。
至於何時舉行第五次「江陳會」並簽署ECFA,劉德勳語帶保留的說,第三次正式協商談下來,早收部分可能還要再一次協商,否則很難交付海基會、海協會簽署,但六月底之前完成簽署ECFA,仍是兩岸雙方努力的目標。
立法院長王金平說,立法院最快會在七月召開第一次臨時會審查ECFA,如果第一次審查不完,將在八月召開第二次臨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