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星雲大師表示:「時代進步下,人類的思想在提升。有些宗教搞靈異、搞神權已不合時代,只有從人性淨化、生活改良等出發,只有對人類和平、秩序建設有貢獻,宗教才容易讓人接受。尤其是釋迦牟尼佛,他不是神,只是一個人,是一個覺悟的人,他所想帶給世界的就是自在、解脫、安樂。人活在世界上,只為發財,擁有田地、房屋,但不平安、不歡喜,這些都沒有價值。」
香港與佛的緣份
香港的佛教有難以抹去的歷史。據星雲大師憶述,在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時代,杯渡禪師用一只茶杯,站在上面,從大陸渡海到香港青山這個地方,建了香港第一座寺院—青山寺。後來香港就有了出家人,只是因為那個時候佛教也沒有教育,也沒有傳教,直到一百多年前,中國大陸上的藹亭法師、若舜大和尚等好多人相繼到香港來弘法。六十年前,由於戰爭的原因,一些大陸出家人、大和尚、大法師蜂擁到了香港。星雲說:「香港在中國的經濟上,不但是『東方之珠』,在佛教來講,它也是佛法僧三寶的寶地。」
五十多年前,星雲帶著佛光山的弟子們來到香港,那時候條件差,住得簡陋,星雲記得,第一天住的時候,睡房打開窗戶,把手伸出去,可和公共汽車的人握手問好。經過了五、六十年,香港諸大法師的努力,辦老人院、辦醫院、辦學校、弘揚佛法,香港佛教界對社會貢獻很大。星雲在香港弘法也從最初的一個小寺院,發展到沙田大會堂、紅磡體育館,道場也從一個小佛香精舍到佛香講堂,直到現在的香港佛光道場了。
香港高樓林立,有人告訴星雲大師,香港佛光道場所在大樓有很多知名公司,影星劉德華的公司也在這裡,增輝不少。星雲說,其實最了不起的,還是佛祖住在這一棟大樓裏,「因為佛祖住在這裡面,讓這一棟大樓以後成為人生的加油站。香港人外出都坐車子,汽車要加油,人生道路很長遠,有時候在道路上走得疲倦了,也需要人鼓勵、也需人安慰、也需要『加油』,這個道場供給走路疲倦的人,可以到這兒來加油之後,走更長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