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彰化縣有個「愚人志願服務協會」,成員皆各有事業或已是當阿公、阿嬤了,每到周日,他們一定放下手邊工作,吆喝「來喔,來去補路喔!」。剛開始被笑「憨人」,但為了交通安全,頂烈日補路從不喊累,六十多歲的阿嬤賴春秀笑說:「歡喜做、甘願受啦。」
這群人彌補了政府不足之處,常利用周日到各鄉鎮去補路,一做就是十四年,從創會時的四十多人,到現在已近六百人,增為十倍,他們皆歡喜的說「以己有餘,補人不足」。
有人攜家帶眷或夫妻聯手,拿竹掃帚、鏟子、夯實機,在彰化員林、二林等偏遠地區巷道,甚至公墓裡頭的鄉間小路,也照去不誤。
補路隊副隊長楊銘錫說,補路材料「瀝美土」剛開始是一包九十元,現在漲至一百七十元,但他們不怕別人笑是「傻仔」,曾經最高補路紀錄是一天用了兩百包瀝美土。
六十多歲的巫志永拿著夯實機,等伙伴倒下「瀝美土」後,用鏟子平均攤開填平路面坑洞後,把瀝青土壓扁紮實。「我們都是鄰居啦!相邀約一起做服務,感覺很棒」,賴春秀跟巫志永兩家人都是開汽車修護廠,但彼此是好鄰居。
賴春秀與先生楊銘錫做補路義工已十四年,現在平時帶孫子,周日也沒休息,跟愚人會員們一起上路補洞「感覺很好」。現在有人通報,他們就排時間,下鄉補道路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