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洗腎不一定要去醫院做,腹膜透析就是由腎友居家操作,但不少腎友總擔心自己洗不乾淨、會危及生命,為了打破此迷思,台北榮民總醫院昨頒獎給九名腹膜透析勇士,其中從二十歲開始做腹膜透析的林純華,在注重手部清潔的前提下,使用腹膜透析自行照護二十五年都沒有感染,被醫護形容是「最佳代言人」。
林純華是在十六歲時突然全身浮腫,才發現罹患先天性的腎臟病,四年後進入洗腎,為什麼沒有選擇多數人使用的血液透析?她笑說:「因為我怕看到血。」提及多年來洗得順利的祕訣,她強調祕訣就是「保持換液的乾淨」,因此一定要清潔手部,她還習慣把衣袖捲起來,避免可能的汙染。

十六歲罹腎病的林純華,操作腹膜透析二十五年,獲頒自我照護優良獎牌。記者張雅雯攝
北榮腎臟科主任楊五常表示,傳統血液透析必須一周到院三次,居家化的腹膜透析,讓患者每四至六小時做一次即可,便利性高又兼顧腎友的隱私,因此,腎友可維持上學、上班、出國等行程。
楊五常指出,若腹部曾動過大手術或極度肥胖的腎友,不適合腹膜透析;如果本身血管太細或找不到血管、心肺功能不佳者,則不適合血液透析。
目前醫院與健保局均積極推廣腹膜透析,但是腎友使用率仍只有一成二,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游建勳指出,腹膜透析的確可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但患者本身也需做好準備,由於腎病事前往往沒有症狀,很多人發病沒多久就被告知要洗腎,當下即陷入愁雲慘霧,無心思考自己適合哪種透析方式,協會發展出「洗腎前自我評量表」提供參考,可自http://www.capd.com.tw/main2_2_091007.ht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