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加強節流力度,除了針對違規醫療院所祭出「永不特約」,為改善民眾逛醫院看診情況,年度門診數超過一百次以上,且經輔導無效者,健保卡六月一日起「鎖卡」,患者只能到指定醫院診所治療。
可為健保開財源的《二代健保草案》修法如火如荼進行,另一方面,為補救健保財務漏洞,衛生署也進行《醫療院所特約管理辦法》修正,內容包括超高就醫次數民眾,限制就醫場所;累犯違規醫師,永不特約;多次違規醫療院所,同址永不特約等,昨天草案修正預告結束,可望近日實施。
健保局表示,在排除急診、領有重大傷病卡的患者後,健保局四月起,已針對前一年門診申報就醫次數大於一百次的民眾進行訪談、輔導,這些「高診次」就醫民眾的行為若未改善,將從六月一日起限制就醫場所。
健保局表示,限制就醫場所會洽詢患者意願,並請患者填同意書,之後會在IC卡上註記,除非是緊急情況下的急診,否則患者不到指定的醫療院所就醫,就不提供健保給付。
在醫療院所的節流措施方面,將明訂同地址經兩次停約、終止特約的醫療院所,未來不再特約,意即違規院所不能再以換負責人、改名的方式,繼續向健保申請給付。同時,如果醫事人員曾經有兩次停約、終止特約的紀錄,也永不特約。
在抓弊方面,患者冒用健保卡或是虛報醫療費用,醫療院所如果知情不報,將被扣減申報費用、停約一到三個月。另外,規定患者手術、檢查中,非因情況緊急,院所不得徵詢患者或親屬使用自費項目,以改善患者進了手術室後進退兩難的狀況。
為解決大醫院健保病床「一床難求」,修正草案中也規定,公立醫院不分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等層級,一律將健保病床比率,由現行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非公立醫院則由現行的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由於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三軍總醫院、長庚、新光等多家醫學中心都表示,實在挪不出健保病床以達到標準,加上有些院所認為「不特約」的處罰太重,反彈聲四起。
不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副組長黃經祥說,二代健保已經要民眾多掏保費,衛生署對違規者不應「重提輕放」。
衛生署全民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表示,將彙整各界意見,近期開會討論後公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