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富士康深圳龍華廠昨天首度揭秘,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要記者親探員工,見證鴻海並非外界所言的「血汗工廠」。但即便九成九的富士康員工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抱怨聲也不少。
有工作逾五年的資深員工表示,會自殺、抱怨的,都是八○、九○後的年輕人,他們抗壓性較低、個人感情問題也比較多。他認為,其實富士康的福利並不會比其他地方差。
《華爾街日報》一篇評論指出,「跳樓」不只是富士康的悲劇,而是中國悲劇的縮影。富士康的勞動條件其實比起其它草根企業相對友善,富士康起碼還遵守中國《勞動法》,給予完善的社保福利,甚至還包括補充醫療保險。
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日前就說,不會因跳樓事件處罰富士康。
但富士康工人每月僅拿九百元人民幣的最低工資,食宿補貼入不敷出也是事實;員工餐廳伙食不佳,但三餐補助十一點五元人民幣,不一定吃得起美食街五元的水餃、八元的炒麵。也有人受不了宿舍不時有人跳樓,但沒錢住外面。
一名二○○八年進入富士康新幹班的員工抱怨,大學畢業生工資稍好,人民幣二千五百元起跳,平常八點半上班、六點半下班,中間休息一到二小時,其實不苦,但主管罵人毫不留情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新幹班員工需簽約三年半,中間想辭職就得付賠償金一萬元人民幣,相當於他四個月的工資。
在富士康共計百頁的《員工手冊》中,「員工獎懲」一項就多達十六頁,員工可被富士康開除的理由多達八十五個。
在廠區、宿舍內,員工也不能隨意收發電子郵件,需經高層批准,且數量也有嚴格限制。此外,富士康也有嚴格的門禁、安檢制度。有員工說,「千萬別小看保安,他甚至可以開除你。」
英國《金融時報》則認為,傳統工廠的運行模式並不符合人性;它是讓中國成為融入全球化的捷徑,但後果,就是把勞工物化為機器和效率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