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建會昨天公布四月份景氣燈號為代表「景氣過熱」的紅燈,這是連續第四個紅燈,也是台灣經濟史上首見的連四紅。不過,由於象徵半年後景氣情況的領先指標六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連續三個月下降,下半年的成長力道將不如上半年,但由於企業成長穩定,景氣並沒有反轉的跡象。
經建會表示,四月份國內生產、貿易、消費和金融面指標穩定成長,勞動市場也持續改善,同時指標持續上升,但領先指標下滑,不過,因此,景氣對策信號分數維持在三月的三十九分,原本應該是表示國內「景氣有過熱」之虞,政府需要祭出降溫政策;但經建會經研處處長洪瑞彬強調,國內景氣算是穩定回溫,出現紅燈是由於去基期太低、跌太深所致。他說,從去年十一、十二月的黃紅燈開始,一路到今年前四月的連四紅,都可說是受惠於去年低基期效應。
至於下個月是否可能連續亮起第五個紅燈,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依去年基期來看,是有這樣的可能性,「機會很大」。
胡仲英指出,民間投資好不容易走出長達八個月的藍燈衰退,進入活絡階段;根據經濟部資料指出,今年一至四超過一百億元的投資案件,光是已經動工的部分就有十七件。不過,內需消費的成長力道還不是很穩,零售、批發及餐飲業的營業額指數,反而較三月微幅下降,胡仲英說,可能得等到失業率明顯改善後,民間消費才會具體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