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兩韓情勢持續緊張,對台灣是好是壞?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天在立法院分析表示,好處是可能會有「轉單效應」,但外資也可能會全面撤出亞洲,所以整體「壞處多於好處」。她也坦言馬政府二○一二年「六三三」的目標恐難達到,年底失業率百分之五也可能有困難。
劉憶如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針對南歐國家債信風暴與兩韓危機對台灣的影響表示,中期如果歐債風暴持續擴大,會影響國內出口表現,影響也不會太小,但不會像前年金融海嘯一樣嚴重,應該也不致出現二次衰退。
至於兩韓危機,她認為對台灣的影響比歐債還大,有利有弊。她認為,可能的正面因素是,由於台灣與南韓的產業同質性很高,可能會出現所謂的「轉單效應」,將原先下給南韓的訂單轉到台灣廠商,但最快也要幾個月之後才會發酵,且國內廠商也要有能耐接得下來,轉單效應才算真正發生。
負面衝擊方面,劉憶如表示,不管亞洲那個國家發生問題,國際資金都會全面撤出,台灣將因此遭受無妄之災,近來股匯雙跌現象也反映這樣的趨勢,特別是資金流動沒有時間限制,會比轉單效應來的直接且迅速,如果南、北韓危機持續擴大,整體而言,壞處還是多於好處。
劉憶如表示,台、韓是競爭對手,此時要更積極,如果台灣和中國大陸盡速簽定ECFA(兩岸經濟協議),和南韓相比較為有利,國際企業有可能優先考慮和台灣合作,才有機會超越南韓。
至於馬英九總統「六三三」政見實現,劉憶如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有可能,但「失業率百分之三以下」、「人均所得三萬美元」,從目前看來有困難,年底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五也有困難,所以要努力。
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說,從天安艦事件發生以來,國安相關單位對南北韓情況保持高度關注,也都向總統回報。國安單位及相關部會也保持戒備,採取必要的因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