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問卷】親人辭世 首植福德因緣

 |2010.05.26
811觀看次
字級

問:親人前陣子還好端端的,一下子就病倒了,我們懷抱著信心,到處求神問卜,依舊不敵病魔,對他來說或許是「解脫」,但留下來的我們還是十分悲傷。請問,我們要如何才能度過這困難時期呢?又該如何幫助其他家人呢?

福報禪師答:「生、老、病、死」是一期生命的基本狀態,但我們常常一廂情願的將這四者體認為生命順序,即「生→老→病 →死」。與其說體認,不如說是誤解,這之中除了順位第一的「生」以外,接下來的排列組合就不是我們所能期許或掌控的。再說即使已經有了終將老病死的認知,面對老、病,仍讓人唏噓不已,更何況是面對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生離死別?

小孩子受了委曲或不小心跌倒,原本可能只是啜泣,一旦大人稍加安慰,他因情緒得到大人的強化和肯定,就會哭得更委屈更大聲。小孩子情緒是顯性的,其實大人也是如此,一時的悲傷是難免的,不用刻意壓抑,但也不要一再強化悲傷的情緒。人都有自癒能力,透過時間和生活責任,悲傷會漸漸撫平。

仔細想想會發現,親人往生之所以悲傷不已,一部分來自對死後世界的不了解,大部分則來自「我捨不得」,之中「我」的成分是悲傷主因,有沒有想過:拿掉「我」之後呢?試著暫時拿掉「我」,也就是先不要將個人悲傷放在第一位,你會發現真正迫切需要處理的,是親人往生後的去處,佛教相信人在往生四十九天內,有七次投生善道的因緣,在這段日子裡,與其悲傷,不如好好為親人誦經、念佛、拜懺,為他培植福德因緣,讓他往生善道,你們的悲傷也會隨之消逝。

把親人的亡故,視為慈悲演示人生真象的示現,把握、珍惜現前擁有的,才是你現在的功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