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就職兩週年前夕馬英九總統昨天提出和平護國等「六國論」,宣示打造台灣未來黃金十年。他並表示,政府致力推動政經改革等六大改變,「改變已經開始」,不管會不會丟選票、會不會影響民調,該做的改革都會推動。
馬英九昨天舉行中外記者會,勾勒台灣未來十年的施政願景,提出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和平護國、福利安國等「六國論」。
馬英九並以六個面向的改變,宣示「改變已經開始」,包括堅持清廉與法治、杜絕違法濫權、推動政治與經濟改革、朝野包容對話、開放兩岸三通與拓展國際空間。他以正進行的二代健保與軍教課稅改革為例表示,不管會不會丟選票、會不會影響民調,該做的改革都要推動,「政治人物關心下一代,不是下一場選舉」。
對於外界的批評,馬英九說,洛桑評比台灣的政府效能全球第六,但也有人批評無能政府。對於民眾的不滿,他坦言,上任後,面臨金融海嘯等新挑戰,政府須理解、承認過去兩年中,在公眾溝通、部門協調、危機處理還有需要檢討空間,但這也是成長機會。他說,這需要在整合方面下更多功夫,做更多的公眾溝通,並加強橫向聯繫。
馬英九說,謝謝大家對他領導風格的批評與建議,他會持續檢討,但也希望大家從施政成果來看領導風格,「我做很多該做、能做的事全力做,也許做的時候不大聲嚷嚷,最後都做出來,這就是魄力。」
對於兩岸關係,馬英九說,希望爭取足夠的時間,讓同樣是炎黃子孫的兩岸人民能在中華民族智慧的導引下,尋求兩岸問題解決的方案;這不是短程可以達到的目標,但也不是立刻就要解決,希望一步一步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對雙方都是最有利的。
他並重申,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一簽,會立刻把自由貿易協定(FTA)小組層級提升,由他親自領導,盡快和主要貿易夥伴洽簽,優先洽簽對象包括日本、東協等。
馬英九表示,他不排斥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見面,但目前並沒有任何計畫,也沒有任何時間表。對於兩岸商談簽署和平協議,他也表示時機仍未成熟,要等到水到渠成,在他任內,不管是四年或八年,絕不會進行任何有關統一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