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 揭賈桂琳愛與愁

李甄彥/整理報導 |2010.04.24
8648觀看次
字級


外電報導,已故前美國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在丈夫「約翰‧甘迺迪」被刺身亡後數月的一九六四年上半年,曾接受家族友人、同時也是歷史學家「史勒辛格」(Arthur Schlesinger)訪談七次。這些談話紀錄一直密封,現在她的女兒「卡洛琳‧甘迺迪」決定讓錄音帶公開,讓世人一窺她母親的內心世界,並作為慶祝甘迺迪就職五十周年的活動之一。

這項訪問是在賈桂琳華府的家中進行的,在訪談中,賈桂琳娓娓道出她的婚姻生活、白宮歲月,以及競選年的各種造勢活動等等,錄音長達六小時。據報導,美國出版社「亥伯龍」(Hyperion)將在明年九月出版這些錄音帶的文字紀錄,同時六小時的訪談錄音也將公開。屆時大家將會聽到賈桂琳以其著名的帶有呼吸聲的說話風格,談論她很少公開談到的主題。女兒卡洛琳將擔任該書的編輯,並撰寫一篇前言。這本書尚未命名,一位歷史學家將為其提供註釋。而與「賈桂琳」對談的歷史學家「史勒辛格」,畢業於哈佛大學,是學界翹楚,曾經兩度榮獲美國「普立茲獎」,二○○七年因心臟病發去世。

從未出版過回憶錄

「賈桂琳」被美國民眾喻為「永遠的賈姬」,但她生前從未出版過回憶錄,也很少公開討論過相關話題。認識賈桂琳和史勒辛格的歷史學家桃樂絲‧高德溫說,這些訪問可能最近似賈桂琳的回憶錄,雖然賈桂琳當時也與撰寫「一個總統之死」的傳記作者曼徹斯特合作,但賈桂琳對史勒辛格的談話可能更坦誠,因為他是一位朋友,以及她能控制訪問稿。

賈桂琳超人的魅力,是美國歷史上其他第一夫人所不能比擬的,這不僅體現在她的年輕和美貌上,還體現於她獨特的氣質、高雅的舉止和穿戴時尚與審美情趣上,不僅美國婦女們處處以這位第一夫人為榜樣,就連希拉蕊也對她景仰有加,法國第一夫人布魯妮,更曾說希望自己成為法國的賈桂琳。

高貴、叛逆 最愛騎馬

賈桂琳出生於紐約,父親是證券經紀人,具有四分之一法國血統,其餘為愛爾蘭人血統,她從小喜歡讀書、繪畫、寫詩。富裕的家庭塑造了賈桂琳高貴的內涵,雖然童年時父母的離異使她一度自閉,被同學謔稱為「難以接近的怪人」,但是繼父帶來的巨額財產又使她比以前更叛逆。

叛逆的性格,使賈桂琳喜歡挑戰性的事物,因此她最愛騎馬。一九四九年賈桂琳曾去法國巴黎大學讀書,一九五一年畢業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獲得藝術學位。

賈桂琳的第一個工作是為華盛頓先驅時報擔任攝影記者,也因此邂逅大她十二歲、當時的政壇新星—民主黨麻州參議員甘迺迪,後來更成為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夫人。婚後的賈桂琳時刻陪伴丈夫出席各種社交場合,風姿綽約、時尚前衛的她,征服不少外國元首,為丈夫做了不少外交公關。

然而,鏡頭前迷人的總統夫人並不能拴住總統的心,剛剛結婚兩個月,她的總統丈夫就與女秘書有了關係,而在她懷孕時,丈夫在一個已離婚的女人身邊。當年,瑪麗蓮夢露等女演員也是白宮男主人的常客,因此八卦傳聞不斷。然而多年來,賈桂琳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所有的男人在情場上都是英雄,我愛我的丈夫。」她用成熟掩飾了內心的無奈。一九六三年八月,她的小兒子帕特瑞克去世,傷心的賈桂琳從此就很少在公眾前露面。

勇敢形象深入人心

直到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清晨,甘迺迪在達拉斯被刺殺。當時甘迺迪坐在一輛敞篷車內,賈桂琳坐在後座,他們正隨著汽車列隊前往目的地,突然兩顆子彈穿過甘迺迪的腦部和頸部,瞬間將他置於死地。他在她的身邊永遠倒下,桃紅色的套裝上被噴滿了血跡。但她依舊冷靜,無論誰勸她換下衣服,賈桂琳都堅定地搖搖頭說:「讓他們看看他們的所作所為吧!」在葬禮中,賈桂琳更表現出非凡的冷靜與堅毅。她一手牽著六歲的女兒,一手牽著三歲的兒子主持甘迺迪的葬禮,這一幕讓美國及全世界民眾為她讚賞,也讓賈桂琳的勇敢形象一直流傳在世人心中。

然而,沒人知道她當時的心情,就像沒人能瞭解日後她為何會下嫁希臘船王一樣,她在人生關頭,總是選擇沉默。

一九六八年十月二十日,賈桂琳和歐納西斯在天蠍島的一個小教堂內舉行了婚禮,那年歐納西斯六十八歲,而賈桂琳只有三十九歲。這場婚姻摧毀了賈桂琳的名譽。甚至有小道報紙尖銳地寫道:「賈桂琳嫁給了空頭支票。」而她和歐納西斯的婚姻也不甚幸福,兩人聚少離多,賈桂琳和歐納西斯的兒女也屢傳不和,最後歐納西斯去世前簽了一張離婚協議書,賈桂琳也沒有得到半毛遺產。

永遠的第一夫人

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九日,賈桂琳因淋巴腺癌在自己家中過世。那一年,她六十四歲。

儘管賈桂琳在白宮的時光只有短短的一千餘天,但在美國人的心中,她早已是無可替代的白宮女主人,那個引導時尚潮流、冷靜而又有些神祕的第一夫人。她的訪談即將出版,或許可讓更多人了解這位第一夫人的愛與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