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咖啡館 轉型劇場謀生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10.04.18
582觀看次
字級

咖啡館是法國文化的精神之一,但是咖啡館也需要維持生計。位於布列塔尼(Bretagne)鄉間的咖啡館為招徠更多顧客,把店面變成劇場、雜貨鋪甚至是網咖,多元經營求生存,並成為社區居民交流中心。

約三十位布列塔尼咖啡館和酒吧老闆,發起「布列塔尼咖啡館」組織(Cafe de Pays Bretagne),規畫各種藝文活動,例如戲劇、演唱會、藝術展覽或辯論,並提供使用當地食材做成的餐點。

該區一家咖啡館「色彩」(Couleur Cafe),某晚邀來專業說書人,讓顧客一邊享用當地蔬菜做成的湯,一邊沉浸在出神入化的故事情境中。

咖啡館老闆哈馬赫(Joel Hamard,左上圖)表示,他初到當地時,曾聽長者描述該處過去生氣勃勃的景象,他決定找回當年的榮景。

哈馬赫說:「我們必須敞開大門歡迎所有客人,包括兒童,因為這是生存的唯一方式。」一九六○年代,全法國約有二十萬間咖啡廳與酒吧,如今只剩下不到三萬間。

當晚咖啡館座無虛席,擠滿男女老少,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顧客布舍興奮地說,他開了四十五分鐘的車到此處,只為了共襄盛舉。

當地民意代表伊莉莎白‧荷貝杭認為,這種多元咖啡館有助帶動地方生氣。她說:「這裡是鄉下地方,所以年輕人常沒什麼地方好去,但今年夏天咖啡館規畫了不少活動,對我們來說絕對是好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