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這次於華府召開的「核子安全高峰會」,各國領袖設定出一些崇高目標,要使核子物質遠離恐怖分子,但其中問題多多。
公報呼籲四十七國領袖為同一個目的團結一致,「有如一個國際社區,來推進核子安全,必要時互相請求和提供協助」。但分析指出,參加此峰會的沙烏地阿拉伯、約旦或阿爾及利亞人,恐怕很難對以色列人提供協助,反之亦然。
同樣,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核資訊分享也如天馬行空,因為這兩國都為遏阻對方的攻擊而發展核武。
參加峰會的國家都承諾要箝制非國家組織取得核原料,但公報中說,與會國「不會侵犯各國為和平目的所發展的核能措施」。實際上,許多國家想靠核能發電,卻感到已開發國家試圖阻止他們這樣做。
具體的例子正是伊朗。伊朗說,其核子計畫是為了和平目的;但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認為,那是伊朗對生產核武的掩飾,並積極尋求新的聯合國制裁,來制止伊朗的行動。
下一次類似的核安高峰會將於二○一二年在南韓舉行,那將使這些領袖近距離面對世界最大的核武挑戰之一:如何制止北韓的核武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