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公布二代健保修正草案內容後,署長楊志良頻上節目暢談改革想法,昨天他表示健保費到底要多少錢,端視社會上有收入的人願意負擔多少,收入多一點的人、多出一點來互助,才符合「量能負擔」;若以現有的所得稅申報資料來試算,費率約在百分之三點二之內。
楊志良表示,投保薪資約占所得稅七成,另外三成則是無法列入計算的地下經濟,或是所得未達起徵點。若以去年健保費一年費用約四千億元來看,其中民眾需自行負擔一千五百二十億元,這也是未來二代健保中每戶要分攤的費用,因此若納入的費基愈大、以及保費下限金額拉高一些,費率甚至會更低。
有民間團體要求,擴大費基要達到公平,應該納入海外所得、炒股等資本利得,楊志良認為,二代健保重新分配保費負擔,用所得稅申報資料取代現行只用投保薪資、不再論眷口數,方案已經比現行公平,他指出若民眾希望「加碼」改革稅制,這已「不單是衛生署所能處理的部分」。
方案內容上,楊志良明確表示反對藥品實施差額負擔,他認為差額負擔應侷限在現行範圍,如病房、醫材讓民眾負擔差額,得以有更好選擇,但是藥品效能差不多,很難證明原廠跟學名藥之間的差距,容許差額並不合理。
日前一句「單身應比家庭多負擔」,引發未婚族群不滿,楊志良再度強調,單身不等於走入婚姻,許多人現況上有扶養、有小孩,均非稅籍上的單身戶,而且如果本身收入不高的人,保費本來就不可能高,這跟單身與否沒有絕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