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博鰲論壇重頭戲「兩岸簽訂ECFA後的商機」圓桌會議昨天登場,邀集兩岸官員、企業座談,會議主持人、大陸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表示,簽署ECFA是時代趨勢、兩岸雙贏,「不簽,連外國人都很難理解!」
博鰲論壇一連兩天舉行,昨天閉幕前重頭戲就是這場圓桌會議,共同主席人錢復說,「這幾天無時無刻都會被問到ECFA」,形容該議題受重視的程度;由於討論熱烈,會議延長半小時。
對於簽署ECFA商機,與會者主要集中金融、服務業、物流、觀光與綠能等領域,戴相龍認為,ECFA讓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正常化帶來最大好處」;對談過程,戴相龍直指兩岸是同胞之親、同血緣之情與民族之愛,ECFA並非單純經濟協議。
有關早收清單,兩岸至今尚未公布,我方的中經院院長蕭代基認為,石化、機械產業有機會列入,不過,他替汽車產業請命,呼籲應列入第一批早收清單,「方便台灣廠商進行兩岸產能最佳配置」。
蕭代基並表示,在東亞經濟整合過程,兩岸應推動自由貿易區,讓人力、資源自由流通;蕭代基說,兩岸簽署ECFA不應算計,雙方應坦誠合作,這是「經濟非戰區」概念,未來才可以擴大成為軍事、文化非戰區。
至於金管會上月底已發布金融三法配套法規,即將開放陸資銀行赴台設辦事處,馬英九總統日前提到政府開放陸銀來台將設門檻,錢復則說,初期兩岸銀行互設分行或辦事處比例維持一比三,台灣去三家、大陸來一家,「大概兩個巴掌不會超過」。
不過,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總裁朱雲來(前總理朱鎔基之子)昨天出席「兩岸簽訂ECFA後的商機」會議時,卻呼籲陸銀登台「與其他投資來源地享有同等待遇」,公開呼籲陸銀登台應與外銀享同等待遇。由於朱雲來身分特殊,引發若干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