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梁美圓、陳昭良大樹報導】「一、二、三、四、…右手、左手…」在「滅定業真言」梵唄聲中,昨日近三千位佛光人以活力十足的健身操,為「福慧家園首日修道會」揭開序幕,隨後,參與各類解門、行門課程,度過豐富修持的一天。
把福慧分享給信徒

「宜蘭靠海是福如東海;壽山寺有山就是壽比南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巧喻自己從六十年前到今天,從上海到宜蘭、從宜蘭到高雄的弘法過程,表示「人生除『福壽雙全』外,還要再加上『智慧』,因此佛光山改建普中活動中心為福慧家園,就是要把福慧分享給信徒大眾。」 (人間社記者江峰平攝)
大師一九五三年駐錫宜蘭雷音寺後,首先組織蓮友創立「念佛會」,開啟周六共修說法的因緣。大師深知佛教的弘揚必須與時俱進,期望福慧家園以新的共修形勢做標竿,推及至其他道場,「讓我們以佛法會友」。
佛光人心靈很富有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一路跟著佛光山走來,看著普中從八八水災安置所,變成福慧家園,他有感而發地說:「佛光山提供大眾共修、淨化人心的地方。雖然佛光人很忙,但是做為佛光人很幸福,因為我們的心靈很富有。」
吳伯雄也和與會佛光人約定:「發揮我們的影響力,永遠護持人間佛教的理念。」並引用大師所說:「保持佛教徒的修為,為眾生勇往邁進」與大眾共勉。
為了讓大眾了解福慧家園修道會的進行方式,大師分別請住持心培和尚、開山大師特助慈惠法師等人現身說法。
在社會種下智慧種子
心培和尚舉叢林方丈領眾共修的弘法工作,表示「佛法不離慈悲與智慧,領眾熏修、接待十方及世界弘法,都在增加自己學佛的力量,並感謝佛光人對佛教的護持,期待能藉由修福慧莊嚴法身。 」(上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下圖/人間社記者陳昭良攝)
「為了興辦鑑真圖書館,我跑了三本台胞證。」慈惠法師除向大眾說明辦學成效,並對佛光山教育單位為社會種下智慧種子,開出智慧果實的成果讚賞有加,並引用名嘴趙少康發表對佛光大學的讚美:「沒見過這麼美好的校園,處處看到辦學人的真誠。」與大眾分享。
來自上海天主教學院呂教授,以「三個沒想到!」表達他對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感動,他指出,一是佛光山共修給台灣社會帶來淨化功能,其次為佛光弟子對社會莫大的貢獻,最後肯定佛光山服務、教育及對環保的理念。呂教授帶領哈爾濱、北京、天津等多所大學院校博士生及老師參訪佛光山,昨天巧遇福慧家園修持活動,聽完大師開示後,異口同聲表示:「時間太短了,期望大師到大陸來。」
課程多元 適合各年齡
午齋休息後,與會成員到各教室進行修持活動;課程內容設計不只應有盡有,更適合各年齡層的需要,如:毛美惠、王暖智及時銘慧為小朋友設計的讀經、英文、律動;心培和尚及禪淨法堂為年輕人所辦的佛學講座與禪修;年長者最愛的念佛、佛法座談會;還有全家一起來的楊麗華「親子保健」等活動,讓與會者各取所需且滿載而歸。
「帶著孩子參加修道會讓我不用擔心他們的行蹤,更能專心投入共修活動裡。」來自三重的林鈺梅專程帶著就讀國二及小五的兒女參加福慧家園修道會活動,母子在分組共修課程,分別選擇成人禪坐及兒童律動課程,林鈺梅很感謝福慧家園安排如此貼心的多元課程,讓小朋友也能學習到不同的技藝。
昨天活動,尚有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陳淼勝、監事長趙麗雲、圓神出版社董事長簡志忠、中區協會會長陳嘉隆、均一國民中小學校長曾漢塘,及中山大學副校長吳欽杉等貴賓,參與共修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