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佛光山因朝山而有、修持是佛光山的根本,今年五月十六日佛光日,佛光山即以三步一拜揭開開山四十周年紀念活動,並於每周五、六、日舉辦朝山修持,為期一年。本報即日起將陸續刊登朝山者修道心得與感動。
【人間社記者心律大樹報導】「朝山,在追尋那份對信仰的渴望與力量。」提到朝山,菊地安通臉上洋溢著笑容,一語道盡禮佛修持的歡喜。
大和協會會長菊地安通,數年前曾在日本山梨縣本栖寺朝過山,也參加過短期出家修道會,回到佛光山總本山朝山修持,卻是頭一遭。
菊地安通說,平常欲去除貪瞋癡、傲慢心不易做到,朝山時藉由三步一拜,內心浮現沉澱、安定的力量,「隨後發現我慢心逐漸降服,心境更清淨。」
他認為,朝山的過程像一條漫長的修行之路,有時雜念不斷,有時心煩氣燥,但隨著佛號聲的稱念,念頭會慢慢專注在一個地方,進而生起輕安的心,種種不適也會消失不見。「尤其朝山圓滿時,滿身大汗,似乎將身心的雜染一併散出,頓時感到無比舒暢。」菊地安通開懷地說。
「回山朝山,心境大不相同。」有此深刻體會後,菊地安通表示,自己是道地的日本人,對台灣佛教和佛光山都很陌生,在策畫和執行上一直出現很深的鴻溝。如今,回山朝山,也不斷參與各項佛光會活動,才發現心中的鴻溝已在不知不覺中銷融。朝山的因緣,讓菊地安通找回信仰的力量,也找到解決不同民族互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