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氣候專家說,他們能在聖嬰現象(El Nino)開始出現前十四個月發出警告。聖嬰現象是一種異常氣候現象,侵襲太平洋周邊國家並影響南非甚至歐洲地區。
目前,科學家頂多只能在聖嬰現象即將出現前幾個月發出警告,但農夫、漁民和其餘民眾往往無法及時未雨綢繆。
聖嬰現象每二到七年出現,屆時帶動熱帶太平洋表面洋流的信風開始減弱。
聖嬰現象產生的影響是降雨發生重大轉變,為南美洲西部乾旱國家帶來洪水和土石流,西太平洋則出現乾旱,此外,也會影響到含豐富營養、吸引魚群的洋流。
海水變冷的反聖嬰現象(La Nina)會送走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通常於聖嬰現象翌年出現。
日本橫濱地球環境變動研究中心認為,全球可自印度洋出現的類似氣候現象中獲得寶貴預警訊息。
印度洋振盪(oscillation)現象於一九九九年首度被證實,約每兩年發生一次。
氣候學家分析一九八一至二○○九年的氣候紀錄發現,當「印度洋偶極現象」(Indian Ocean Dipole)為負值,也就是印度洋西部海水變暖,東部海水變冷時,一年多後太平洋就會發生聖嬰現象。
日本氣象學家出雲認為,印度洋振盪似乎源自與太平洋及印度洋有關連的大氣循環模式。
《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網站二十一日公布這份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