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嗅覺較視覺、觸覺「縹緲」,在感官中容易被忽略,卻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雄市環保局有批「聞臭師」團隊,他們每次在執行任務前,得先接受「五味」考驗。
環保局接到的投訴,大多是工廠化學異味、販賣臭豆腐或燒烤等味道較重的餐廳或小吃店。民眾投訴環境中有異味時,就是嗅覺判定員出馬的時候。
環保局技術室主任鄭淑慧指出,「五味」考驗分別是花香、糖焦、汗臭、糞臭和成熟果實味,能準確辨認出這些味道,才有資格當「嗅覺判定員」。目前聞臭實驗室有二十名經驗豐富的檢驗人員,隨時要將「鼻子」準備好。
只要民眾投訴周遭生活環境裡有異味氣體,工作人員會先到現場採樣;帶回實驗室後,要在限時十二小時內完成異味辨認。
測試樣本時,須有六個十八歲以上嗅覺正常的判定員執行任務,還禁止當天吃辛辣食物,不得有感冒或鼻塞、流鼻水等可能影響嗅覺的疾病。
每次聞臭時,會給三個嗅袋,其中僅一袋裝有檢體,另兩個為純淨空氣。判定員聞了之後,勾選在那一個嗅袋中聞到異味。嗅袋中的氣體從稀釋十倍、三十倍、一百倍、三百倍、一千倍等開始聞起,稀釋愈多倍而還能聞出異味的,表示原始味道更重。
只是臭味聞多了,會不會傷身體?檢驗室表示,判定員聞的都是已稀釋過的氣體,每個樣品測定間隔要休息三十分鐘;而且檢體聞臭每次只是「漂聞」一下,對聞臭師的健康不致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