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誰說中國農民工搭不起高鐵?據廣州南站觀察,自一月底春運正式啟動以來,年輕的農民工搭乘武廣高鐵回鄉的比重節節攀升,估計約佔四成,「消費觀念十分新潮」。
去年底,武廣高鐵通車後,中國輿論就抨擊,一張最便宜的二等艙票價得花近五百元人民幣,「高鐵太貴,農民工哪坐得起」;若加上旅途吃住及轉車,單趟車費將近七、八百元人民幣,快吃掉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但《羊城晚報》近日卻報導,從一月三十日起,武廣高鐵運送的春運人潮超過十二萬人次,一天平均近兩萬人次。其中,還有不少旅客背著編織袋,穿著一點都不起眼,一問則是外省份到廣東務工的農民工。
中國媒體因而指稱,高鐵並非高消費旅客的專利。最主要原因,是農民工「思鄉心切」,票價並非唯一的考量。一位在廣州番禺電子廠打工的旅客吳先生說,「搭高鐵就是圖個體驗,看多快時間能回到家」。
不少車站現場的旅客也是首次體驗高鐵,為的是回家後能「跟家裡人談談新鮮事」。此外,由於高鐵對兒童免票,而且速度快、不擁擠,很多帶孩子回家的父母也是首選高鐵。
南站站長何秋利表示,一月底以來,每天都有不少返鄉的外省市的打工人員乘車,估計占到四成左右,「可能現在出來打工的很多八○、九○後,消費觀念更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