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其實,中國男子「娶妻難」的困擾不必等到十年後,現在就已經浮現。近年來,在中國觀光景點或是公園四周,總會看到一些著急的父母,舉著替寶貝兒子「徵婚」的牌子,有些甚至寫上月薪收入,有無房子、車子等私人資料,成為一種奇特現象。
看準了這波「搶婚」風潮,許多投資者願意放長線釣大魚,在這男多於女的環境中設法分一杯羹。其中,交友網站業者是最先聞到、並實際分食這塊「剩男」商機的獲利者。
這幾年來,中國的婚戀網站市場規模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張。二○○四年,網路交友市場規模僅人民幣兩千萬元(約台幣九千三百萬元);但二○○八年已達人民幣五億七千萬元(約台幣二十六億元)。
專家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可衝破人民幣十二億元(約台幣五十五億元),令人咋舌。
當然,許多可以結交異性朋友的夜店、舞廳、咖啡廳等,同樣靠著單身群體撐起業績。
調查顯示,中型城市的單身男性族群中,百分之十六至少每周去一次夜店、KTV等夜生活場所;百分之三十三每月最大開銷為娛樂或聚會等社交消費,數據均明顯高於已婚男性。
而為了證實有能力養家活口,在父母支援下,不少單身男子買房買車,也帶動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