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四日報導,倫敦皇家自由醫院研究人員利用奈米科技,自高分子材料研發出人造動脈,並準備在今年初進行人體實驗,若成功,將可望造福血管疾病患者。
人的動脈管壁通常十分厚實,足以在人的一生承受血壓。罹患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病患,動脈管壁若受創,他們的動脈不是阻塞,就是脆弱不堪,從而形成動脈瘤,有破裂之虞。
目前有兩種治療方式,一是繞道手術,二是以塑膠導管或以病患自己大腿的血管取代。用自己的血管是較可取的方法,但許多病患沒有合適的血管。
而用塑膠作成的人工血管,儘管在取代較寬的血管上成效卓越,但用在取代小於八公釐的血管時,效果卻沒那麼好。這是因為這些材質無法搏動,且它們的管面會導致血液凝結。
而新研發的人造血管,不僅堅固、可伸縮、可防止血液凝固,還會隨著心臟跳動節拍跟著脈動。
科學研究人員利用奈米科技,把極小分子加入人造血管。有些分子有助血液循環,有些會促進特製幹細胞覆蓋在血管膜上,加速受創血管修復。
研究人員的最終目標,是把新研發出來的人造血管,用在冠狀動脈與下肢動脈手術上。醫師表示,若能達到這項目標,將有效降低截肢和心臟病機率。
長遠來說,研究團隊希望發展出一系列「現貨供應」的人造血管、血管支架和其他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