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 原意是由各種顏色小石子組成的圖案,又稱「碎錦畫」、「鑲嵌細工」,最早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一帶,當時作畫內容多是簡單裝飾的花紋,或生活周遭 的事物,顏色比較單調,但隨著拜占庭藝術的發展,製作更精巧、顏色更豐富鮮艷的壁畫,成為拜占庭藝術中重要的特色。
目前最多的馬賽克拼貼,是利用多種單一顏色的小塊瓷磚,拼出各種圖案。市面上拼貼的圖案通常很簡單,大多為幾何形狀或花紋,若想要拼出如圖畫或照片般的效果,必須有過人的色彩感和適當的搭配才行喔!
◎轉轉腦 動動手
製作磁磚馬賽克,需要運用工具鉗,小朋友剛開始體驗馬賽克時,可以選擇彩麗皮,做出來的效果很類似,而且更加方便省力喔!
材料:厚紙板、雙面膠、彩麗皮、剪刀。
作法:
1. 先在厚紙板上以鉛筆畫出草圖,圖案盡量大一些,以免造成拼貼時的困擾!
2. 在彩麗皮背面貼上雙面膠,方便後續黏貼。
3. 拼貼時,建議先從畫面中心的主題開始,若能依照主題的紋路拼貼,效果會更好。
4. 背景部分的拼貼法,可以與主題方向不同。
5. 拼貼重要的是如同跳格子一般,色彩要變化才能更加活潑,達到馬賽克效果。保守的作法是以同色系變化,也可以試著以不同色彩做搭配,都有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