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伯公,伯公就像閩南人祭拜的土地公,宜蘭縣史館第一次針對伯公信仰做研究、展示,明天開展,參加者只要學會客語通關密語,就能得到一只紀念伯公公仔(圖/聯合報記者吳淑君攝)。
宜蘭縣文化局代理局長宋隆全指出,宜蘭從清朝、日治到光復後,不同時期都有客家人移入,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伯公,客家人特別重視農業守護和鎮守鄉土。因此在礁溪林美,冬山阿兼城、八寶、零工圍,以及三星破布烏、月眉、天送埤等地,都可見到不同型制、樣貌的伯公廟與伯公。
宋隆全說,這是宜蘭縣首次針對伯公信仰進行研究、展示,透過文、圖、模型與影音資料,呈現伯公的類型、分布與特色,希望各界對此駐地神文化傳統有更深的認識。
宜蘭客家伯公大多滿面紅光,很討喜。縣史館根據三星鄉蕃婆洲的伯公造型,設計伯公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