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人生何處不相「縫」

曾言 |2009.12.25
4216觀看次
字級

警察巡邏,看到一名年輕人在打開機車鑰匙,機警前往盤問是否竊車,這名青年支支吾吾,表示夜已深,沒有十五元買車票,想「借車代步」,明天騎回來還。

警員半信半疑,帶回派出所查證。年輕人說,他是醫學院學生,父母雙亡,把他托給姑姑,姑姑為養他,連婚姻都耽誤了,目前在工廠當作業員賺錢供他讀書。

警員為了慎重,打電話到這位青年姑姑工作的地方,輾轉找到他姑姑;姑姑正在加班,穿著工作服趕派出所,證實侄子所言不虛。

但因竊盜非公訴罪,無法私了,警員雖同情,卻無權不移送法辦。在旁的派出所主管聽了這段姑侄感人故事,眼眶濕潤,他告訴警員,法律不外人情,法條有微罪不舉規定,他要求年輕人不得再犯錯後,把年輕人給放了。

若干年後,這名警員在緝捕歹徒時,腳部中彈,被送到急診室,值班的年輕醫生,為他取出彈頭,細心縫補傷口。警員清醒之後,見一年經醫生向他敬禮,半醒半迷,以為作夢。醫生說,你不認識我嗎?一談起才知就是那位他放走的年輕人。警員出院後寫了一篇「人生何處不相縫」的文章在媒體刊登,這則感人的故事才曝光。

警員用愛心,縫補了一時失慮,才未斷送年輕前程。年輕醫生則用心縫補勇於任事而差點送命警員傷口。佛家講求因果,也重因緣,年輕人與警察的故事為因果作了最佳詮釋。(曾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