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總理溫家寶十六日抵達丹麥,十八日將出席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峰會。觀察家指出,溫家寶不會給會議「送禮」,也就是中國將堅持自願減排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不會再多;減排不受國際檢驗,也不會讓步。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向路透記者表示,中國已向與會人士表示,他們看不出本周達成運作協議的可能性。中國已建議,不如改為公布「某種簡短的政治宣言」。
溫家寶在專機上接受隨行的中國記者訪談,表示這次出席會議,是要表明中國政府重視氣候變化問題,並且和國際社會共同因應這項全球挑戰。
他表示,哥本哈根峰會已到最後關頭,他將與各方溝通、協調,並在大會致詞,全面闡述中國立場,希望會議獲致公平、合理、平衡、可實現的成果。
觀察家指出,溫家寶將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之下「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也就是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應有「不同的」減排標準。
《京都議定書》為已開發國規定明確的減排數字,並未要求開發中國家承諾減排。
但中國十一月宣布自願行動,在二○二○年將GDP單位排碳量降到比二○○五年減少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不過,由於中國未定排放總量上限,因此中國未來的排放量其實是「增加」而非減少,歐洲呼籲中國讓步,但北京迄今峻拒。
北京學者表示,中國認為氣候峰會成敗全看已開發國態度,中國有意促成協議,但已開發國要價太高,北京無法接受。溫家寶此行如果帶「禮物」(做更多減排承諾),恐怕將刺激已開發國的胃口,需索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