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讓步 向競爭對手打開「窗戶」

 |2009.12.18
90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電腦巨擘微軟十六日與歐盟達成協議,微軟同意開放歐洲市場,在該區不再將Windows視窗作業系統與其IE瀏覽器綑綁。歐盟則放棄對微軟的巨額罰款,雙方結束長達十一年的爭端。

歐盟當局宣布這項具法律約束力、為期五年的協議明年三月中生效。未來五年內,微軟將讓歐洲經濟區包括歐盟二十七國、挪威、冰島、列支敦士登等國家,逾一億台欲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的新舊個人電腦使用者,可自由選擇安裝十二種瀏覽器,當中包括微軟的IE、Mozilla的火狐(Firefox)、蘋果的Safari以及 Google的Chrome等。而歐盟當局將在兩年後,檢驗微軟的承諾是否如實兌現。

在歐盟法院對微軟課徵十六點八億歐元的反壟斷罰款後,這項協議代表雙方不必再對簿公堂。

歐盟主管商業競爭事務的執行委員柯羅斯(Neelie Kroes)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是「歐洲數億民眾的耶誕節禮物。」她表示,用戶能夠自主選擇使用瀏覽器,不但能夠改善他們的網路體驗,更能激勵網路企業創新。

對於此番讓步,微軟同意公司需要變化才能繼續前進。最初向歐盟提出指控的挪威軟體公司Opera,以及網路搜尋巨擘Google,也對此表示歡迎。

Opera執行長泰科納(Jon. von Tetzchner)贊成這將促進瀏覽器開發的觀點,認為「這是網路發展上的一次勝利」,共享網路資源是促進科技創新的必要條件。目前,過半數的網路用戶使用微軟IE瀏覽器,Mozilla公司的火狐(FireFox)瀏覽器占百分之三十二,Opera僅占百分之二。

一九九八年起,歐盟開始調查微軟是否濫用其Windows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內容涉及其他電腦軟體和應用程式的相容性等。二○○四年,歐盟首度裁決微軟觸法,對其課以四點九七億歐元的罰款,兩年後以微軟未支付罰金為由,追加處罰二點八零五億歐元,微軟對這兩項處罰均提出上訴。

二○○八年,歐盟再次調查微軟涉嫌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排擠依賴其操作系統的其他網路瀏覽器和軟體競爭對手,使雙方糾紛再度升高,隨後法院裁決微軟未完全執行二○○四年的處罰,再度追加罰款八點九九億歐元。

微軟今年在歐洲地區發布的最新操作系統Windows 7中不包含IE瀏覽器,但歐盟未完全接受微軟小小的讓步,堅持應讓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使用何種瀏覽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