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失業率高漲年代,政府與大陸簽署ECFA,民眾關心的是對台就業市場的衝擊。行政院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昨天表示,簽署ECFA不會有立即影響,問及此舉能否有效降低失業率?她回答:「照理來說是可以的」。並指出,政府九百五十億元輔導敏感性產業升級轉型預算,有一半四百五十億元用於保護勞工。
王如玄受邀出席「貿易自由化對台灣勞動市場的影響及因應」論壇,她感性表示,「以前台灣人可以拎著一只皮箱、一口破英文,就能一步一腳印帶動台灣經濟發展,現在已失去過去的信心與勇氣。」她說,在國際化下,台灣現在一定得走出去。
王如玄說,簽ECFA對整個國家是好的,但「對我來說,只要有受損的勞工,每個人背後都是一個家庭。要如何幫助他們,政府責無旁貸。」對無法存活的產業,也將施予協助。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指出,大陸資本與商品的流入,將影響兩岸人才與人力移動的方向。他強調,ECFA簽訂後,將會減少產業外移可能性,因此「磁吸效應」反而會減少。
台大學生會、台科大學生會及台師大學生自治會,日前聯名向行政院長吳敦義及閣員下戰帖,希望官員出席由台大學生會主辦的「ECFA發/罰到大學生論壇」,說明政策。台大學生會表示,政策有利有弊,但民眾只聽到政府片面資訊,未對衝擊面善加說明,希望能透過論壇充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