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中國最後一日,十八日上午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講話喜歡引用古典詩句的溫家寶特別以「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來說明,希望中美兩國保持互信,透過對話強化兩國關係。
這是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第一次和溫家寶會面,雖然雙方笑容可掬,但是溫家寶幾句引述孔子的話,立場「軟中帶硬」。
溫家寶表示,歐巴馬先前在上海與青年對話時,引用孔子的「溫故知新」,這句話很好,因為繼往開來需要回顧中美關係的歷程。他接著指出:「他(孔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互信則進,猜忌則退。」溫家寶表示,真誠希望此訪使中美全面合作關係,進入新階段。
雖然歐巴馬先前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已經達成建立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的共識,但溫家寶似乎再次提醒美國,說了話就要守信用,否則雙方都會受傷害。
歐巴馬表示,這兩天雙方進行了很有成果的會談,以前雙方焦點集中為經濟和貿易,現在擴大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他還跟溫家寶拉關係,說:「我可以告訴你,我政府裡曾經跟你接觸過的人,都對你的學養和睿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會談後,溫家寶主持午宴,款待歐巴馬一行人,隨後歐巴馬前往遊覽長城,傍晚飛往南韓首爾,準備十九日與南韓總統李明博會談,討論北韓核武與恢復六方會談等議題。
《紐約時報》報導,不知是白宮設計,還是中國堅持,歐巴馬訪問中國時,避免與中國的自由派人士、維護新聞自由者,甚至中國一般老百姓公開會晤。
對於中國領導層最討厭的這種互動,歐巴馬顯出順從的態度,這對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來說,是很不尋常的。
前總統柯林頓訪中時,與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談人權、達賴喇嘛和中國最大的禁忌天安門事件;前總統布希在中國談自由、法治和信仰。
歐巴馬在七月訪問莫斯科時,會晤了反對派的政治行動人士和記者,並公開質疑對一名反克里姆林宮商人的起訴。然而,他在中國輕描淡寫地談人權,不提中國充滿爭議的紀錄。
此外,歐巴馬十六日在上海與青年學生對話,但中國當局使用新聞檢查和外交壓力,限制了歐巴馬的曝光,十七日受訪的四十位北京大學學生中,竟有三分之一不知道歐巴馬曾在上海與大學生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