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十七日晚坦承,自己早年推行雙語的方法是錯誤的,它導致幾代人對華文失去興趣。
新加坡是一個有多民族、多元文化、多語言、多信仰的國家,也是世界使用雙語進行教育、教學及交流的國家之一。一九八七年,新加坡政府做出了所有的學校必須採用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並保留學習母語的「雙語」決定,形成了獨特教育特色。
不過,李光耀在新加坡華文教學研究中心主持開幕時說,早年政府推行雙語政策,以為所有學生透過死記硬背,就能同時學好兩種語文,這種教學方法其實走錯了方向,他將在有生之年,把過去的錯誤完全糾正過來。
新加坡媒體十八日引述李光耀的談話報導,新加坡當前面對的挑戰就是,如何引導家庭中使用英語的孩童,能對華文學習產生好感,進而學習。
李光耀強調,教育工作者應該讓孩童多聽和多講華語,教師應在課程中融入戲劇和資訊科技,來激發學生對學習華文的興趣。
他說,早期推行雙語政策的錯誤方法,導致幾代人對華文失去興趣。教師堅持要孩子聽寫和默寫華文、不用英語來教講英語家庭學生學華語,讓這些學生對華文失去興趣。
讀英語學校出身的李光耀,在掌權上台後,制定以英語為主要工作語言的政策,一些當年讀華校出身的人遭到排擠,不容易找到好工作。在獨尊英語下,導致新加坡的華文人才出現斷層。直到中國崛起,李光耀才改推雙語,但已讓習慣講英語的華人以為華文難學而興趣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