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主計處前天首度公布生活物價指數(庶民指標),國民黨立委盧秀燕質疑,三項物價指標數據平穩下降,與人民觀感差太遠。行政院長吳敦義答詢時表示,主計處量化庶民經濟相關指標,意在追求人民感受,首次公布即遇颱風來襲,菜價急速上揚,請大家體諒物價指標尚未吻合當前狀況。
盧秀燕認為,生活物價指數仍無法貼近人民觀感,是否有改進空間?吳敦義表示,等生活物價指數多次統計後,應該可以更貼近人民感受,也請專業單位深入考量何為庶民經濟核心指標,政府有改進空間。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在質詢時指,行政院雖遵循吳敦義指示設立「庶民經濟」指標,但跟原本的消費者物價綜合指數一樣,仍每月公布一次,無法讓民眾第一時間感受物價漲跌。因此他建議將指標數字改為每日公布。吳敦義表示,若技術問題可以克服,自己也贊同。
賴士葆表示,例如以食品加上油、電價格為主的甲類指標,其實可以做到每日公布,最起碼兩三天公布一次,沒有問題。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說,生活物價每月統計一次,結果被平均掉了,當然不能即時反映當前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