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日前被揭發正在興建第二座鈾濃縮工廠,震動國際社會,最近又頻頻試射短中程導彈,促使美國政府計畫對伊朗加強經濟制裁,並已開始草擬一系列經濟制裁措施,包括斷絕對伊朗能源業的投資。但白宮對伊朗的制裁能否實現,必須先爭取俄羅斯和中國的支持,然中國的態度始終含糊曖昧。
中國曾表示,伊朗為外國事務不願介入,但美國主管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貝爾日前卻說,中國已改變立場,支持以更嚴厲行動制止伊朗核計畫。
隔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隨即表示,目前伊朗核問題和有關地區形勢,中方支持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制,也主張透過談判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顯示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另一常任理事國,迄今仍是態度含糊和曖昧的。
據了解,中國對伊朗核武化的態度,秉持著「僅關心不介入」的主因是,美、伊對中國存在不同利害關係,但美國對中國的重要性卻遠超過伊朗,因為中國認為伊朗政權不穩定。因此,如安理會決定對伊朗施加制裁,中國在不願過分觸怒美國下,將不會公開反對。
相較之下,中國與伊朗有著能源投資等商業利害,而沒有政治外交上的利害,如果制裁不傷及中國在伊朗的利益,北京就沒有必要與美、俄等五國唱反調;但如損及其利益,那北京就未必會支持制裁。
以中國每年進口石油百分之十三來自伊朗,若中國施壓伊朗,勢必有損伊中關係,對中國油源供應造成衝擊,中國也不太可能公開支持裁。
事實上,美國已直接間接控制全球大半石油出口,伊朗和美國關係緊張,可保證中國有穩定的原油供應。基於油源供應等因素考量,以及避免伊朗因失去中、俄的支持而形成另一個伊拉克,危及中國利益,未來美伊角力中,中國的做法勢必會「說一套、做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