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管會主委陳(冫中)昨天表示,將以一年時間規畫以房養老的「反向抵押貸款」政策,政府將以社會福利制度重新包裝,提高銀行承做意願,解決老人有房但無現金生活的問題。
因應人口快速老化,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擬師法歐美,提出「反向抵押貸款」制度,由老人以自有房子供養自己至終身,補足社會政策不足。
陳←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金管會其實從前政府時期就開始研究這項構想,但當時覺得不太可行,主要是當時政策是以金融商品規畫,銀行看到國外有很多失敗案例,因此不支持。
但現在的想法是改以政府介入,以社會福利方式包裝成新商品,這已獲得內政部、衛生署等部會支持。
不過,由於牽涉多部會主管業務,因此將與各相關部會共同討論,至於所需規畫時間,陳←說至少需要一年。
他進一步表示,反向貸款政策目前以澳洲實施較成功,金管會已在收集資料研究中;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比率高,這可以解決衛生署困擾老人沒錢繳健保費的問題。
陳(冫中)說,事實上,許多老人有房,但沒有現金,以房養老的方式可以讓老人有現金可支用;不過,盼望繼承房產的子女可能會反對,因此這項政策是很複雜的研究。
新任的經建會主委蔡勳雄昨日則語帶保留,他認為這個社會福利的基本條件是「要有房子」,所以不是人人都可行。
蔡勳雄表示,反向抵押貸款在美國推出,是因為美國中產階級以上的老人都有房子,年老後可以與慈善團體簽約,進入安養院的費用由房產來支付,老年人百年之後資產就歸慈善團體,不過先決條件是必須要有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