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作為中國的第五大島,平潭島是中國距離台灣最近的土地(下圖/本報資料照片),九月起,福建省正式啟動平潭島大開發計畫,並定位為對台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區,使該島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兩岸共建共管試點特區」,也是中國對台最具開放度的「自由港」。
平潭俗稱「海山」,與新竹直線距離僅六十八海里;若搭快船到台灣,最快只需三小時,比去福州還快。香港《文匯報》報導,這個過去幾乎被視為「偷渡島」的地方,這一個月來,卻開始搖身成為亮麗的天鵝。
據了解,平潭對台實驗區將在中國政府支持下,尋求兩岸共同規畫、投資、建設、受益的路徑。不僅如此,福建省還將比照粵港、粵澳的做法,允許台灣民眾駕駛台灣牌照的車輛,未來能夠自由行駛在平潭島的「對台特區」內,對台雙手敞開的樣貌,和半世紀前的肅殺對立氣氛,簡直有天壤之別。
一九六○年代,為防範國民黨軍隊「反攻大陸」,中共在平潭島四處修建地道和碉堡,駐島解放軍還刻下的「祖國統一、戰士心願」的巨幅標語。但這些「舊時代」標語,卻在一九七八年後,被「歡迎您台灣同胞」代換,成為中國最早的台灣船隻停泊站和台胞接待站。
不過,平潭提供台灣的各種優惠,看在當地漁民眼裡,卻有些不平的滋味。《大公報》引述一位當地漁民說法表示,「平潭提供種種對台的服務,他們(台灣)卻還是不讓我們過界(捕魚)」。
該漁民說,每當他看到台灣漁船自由進出平潭漁港時,心裡不免會想:「台灣要是也給我們這樣的待遇就好了。」
正因當地打漁環境太苦,一九八○年代,「去台灣打拚」是平潭人說不出口的壯志豪言。台幣的誘惑,加上人蛇集團的運作,一九九四年前後,台灣經濟高峰期,平潭成為兩岸最熱絡的偷渡「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