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調整健保費引發爭議,衛生署副署長陳再晉昨天指出,雖然健保財務缺口增加,去年差額持續擴大,健保費率有調整必要,但仍會顧及國民所得及負擔,選擇適當時機再調整費率,不會造成國民負擔。
衛生署所屬醫院中南區區域聯盟昨天舉辦首屆學術研討會,陳再晉致詞時指出,健保有總額制度,保障醫療花費每年成長,但健保收入沒有成長,之前只有欠費差額,而從去年中旬開始應繳費用差額持續增加,到去年底為止累積達一百多億元,預估至今年底將超過四百億元,確有調整必要,但是,會在適當時機,絕不造成國民無法負擔。
健保局醫審暨藥材小組主任沈茂庭也表示,老年人口增加,光心臟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三種慢性病,一年藥費就高達八百多億元。高齡社會趨勢下,健保醫療費用成長的幅度會越來越大,因此過去每年約增加百分之四點五。
對於消基會質疑,藥價調整的一百五十億元應先扣除,沈茂廷說,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決議,提撥百分之二十到醫院診所提升人力照護素質,其他則用在新藥支出上,因此,明年度的健保總額成長率約百分之二點八,是健保開辦以來成長率最低。
沈茂廷也說,十月起將實施的藥價調整,結餘就會用在癌症標靶藥物治療的放寬給付、還有B、C肝炎藥的給付,可由十八個月延長至三十六個月,以及新流感的支出等,擴大民眾的用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