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廣東省廣州天河區珠村七夕文化廣場,二十三日起一連六天,盛大舉行第五屆「乞巧文化節」,吸引數十萬觀賞人潮。有關單位正在爭取將「廣州乞巧文化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另有專家建議,在天河珠村打造傳統文化街,並建設乞巧文化博物館,促進觀光旅遊業發展。
拜台上展示百件乞巧作品,再伴隨著用現代曲譜吟唱的古詩《珠村七夕吟》聲中,今年的廣州乞巧文化節熱鬧開幕,共有近萬民眾觀看了開幕式。
開幕儀式按照古禮程序,首先行「七仙祭禮」,包括致祭文、三叩首。在典雅的古禮樂聲中,百餘名紅幡旗手、手持高香的巧姐,捧著瓜果、乞巧微型工藝品的巧女、德高望重的父老、陪祭人,和十二名即將成年女子身著傳統漢服上場,二百多名祭祀表演者定席如儀,場面十分壯觀。
接著是「笄禮」,即女子成人禮,由待成年女子的家人,邀請有才德的女性長輩擔任主賓,用發笈將女子的長髮挽起,以此宣告該女子已成年、可婚嫁。
節慶期間,還有擺七娘、拜七娘、乞巧作品展、乞巧藝人廣繡精品展、天河區十大和諧家庭評選活動、乞巧文化研討會、乞巧女兒形象大賽等活動。
整個儀式最精采的是「穿針乞巧」,由珠村二十一位老、中、青三代巧姐再現舊時婦女穿針比巧、金針度人的生動場面。這些巧姐們年齡最大已超過八十歲,小的十六歲上下,為此已排練了半個多月。
廣州乞巧文化節,已獲選納入明年廣州第十六屆亞運會活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