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扶輪三四八○地區年會由於演講貴賓呂副總統痛批連戰訪中,吸引媒體聚焦,關注程度遠超過會中頒獎表揚康芳榮等十六位「特殊貢獻記者」這項「自己人」的好消息,再次印證新聞界喜歡追逐衝突、刺激題材的「偏食」習性。
扶輪社是由各行業菁英人士組成,都以相當高的職業道德水準為自己努力的目標。經過一百年的發展,全球目前共有一百二十餘萬扶輪社員,分屬一百六十八個國家的三萬兩千多個扶輪社,致力公益及積極擴展國際間友誼交流。
他們針對社會重要課題和地方需求進行各種服務計畫,這些公益活動過去並未刻意宣傳。最近國際扶輪開始強調公共形象,三四八○地區年會頒獎表揚熱心報導公益活動的媒體和記者,希望發揚社會光明面,帶動善的循環。
今年為國際扶輪創立一○一周年,特別以增加識字率、水質管理、保健問題作為全球社員服務重點。
因為,不識字很難找到好工作,是貧窮的根源,必須阻斷惡循環;水資源和保健攸關人口素質,應該精益求精。
三四八○地區七十九個扶輪社在台灣熱心推動上述項目,並共同認養甘比亞貧童計畫,幫助清寒學童支應學雜費,與牙醫界合組醫療團前往甘國服務,還緊急捐款濟助巴基斯坦大地震災民,展現跨國之愛。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扶輪社員愛心超越國度、政治和宗教,足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