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隨著金大中去世,掌握南韓政壇近半個世紀的「三金」時代終告落幕。
三金除了金大中之外,另外包括前總統金泳三和前國務總理金鐘泌。一九六○年代以來,三金掌握南韓政壇,並顯示「沒有永遠的同志,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一冷酷的政治現實。
前總統朴正熙的叔父金鐘泌,一九六一年參與朴正熙發動的五一六軍事政變,正式踏入政壇。而金大中和金泳三在一九六七年的新民黨國會總務競選中,展開首次競爭後,作為在野黨新一代領導人,相互競爭及合作。
金鐘泌被指濫用權力斂財的一號人物,並被沒收財產,和禁止從事政治活動。而金大中以內亂陰謀罪曾被判死刑,金泳三則被軟禁在家中。
不過,嚮往民主化的南韓國民,為三金營造了政治活動空間。通過一九八七年六月的民主化鬥爭,南韓內引入了總統直選制。三金一再投入選舉,金大中和金泳三都曾當選總統。
被金泳三遺棄的金鐘泌,在一九九七年的第十五屆大選前,與金大中聯手,並通過所謂「金大中金鐘泌聯盟」,統一在野黨候選人。金大中在四次參加競選後,終於成功當選,而金鐘泌當選國民政府的第一任總理。然而,「金大中金鐘泌聯盟」也是好景不長。二○○一年九月,宣布「金大中金鐘泌聯盟」正式破裂。
在動盪的南韓政壇中,三金為實現民主化作出了貢獻,但也留下了地區主義、老闆政治及金權政治等弊端。三金政治的功過已經成為歷史,但國內政治格局至今仍未擺脫三金形成的地區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