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不是顧客,醫院也不是商店。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到病房巡視時絕對不看手表,因為問題沒解決、病人還沒有穩定下來前,就不能離開,這是他在美國深造時學到的態度。近年他花了許多心力演講、投書,不厭其煩地闡述他對醫療品質的理念,並強調好醫師的定義,是「他願意為病人付出多少。」
你要付出十倍的努力去抓住機會。──陳珊妮
金曲獎最佳女歌手陳珊妮,大學時就寫歌給張信哲唱,那是她生平第一次賣出歌。她說當時常舉辦音樂比賽,因此認識許多音樂人,當有製作人問她要不要替張信哲寫歌時,她緊緊抓住了機會,她為了寫一首歌,在家寫了十首。
畫室就像是我的情人,每天都要去看。──陳銀輝
在台灣師範大學任教四十年,今已八十歲的畫家陳銀輝持續創作與教學不斷,目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回顧展。幾年前有段時日生病,無法創作,有一天衝進畫室卻不堪負荷身體的疼痛,便在畫布寫下大大的「痛」字才肯離開,他說,「畫室就像是我的情人,每天都要去看。」
我爸爸強盜變傳道。──大三女生許嘉芸
許嘉芸的爸爸許源芳,曾吸毒並敗盡家產。戒毒成功後,加入更生團契,以自身經驗輔導更生人。就讀大三的許嘉芸將父親的改變,以「強盜變傳道」為題,參加法務部徵文比賽獲得佳作,她說不擔心有個曾吸毒的父親曝光,因為「這故事能讓大家知道吸毒能整死一個家」。何況「爸爸戒毒後變得好有氣質,像一個搞笑又可愛的歐吉桑」。
我走錯的路,你不要再走錯了!
──許源芳
四十二歲的許源芳,因吸毒進出牢獄好幾次,但他說多關一次,毒就吸越多,前後至少吸掉六百萬元。十年前痛下決心到基督教晨曦會戒毒,並到神學院進修,到大學取得生活輔導員認證。去年分發到更生團契新竹區會服務,為十二名更生人做教導管理與心理輔導,不少人在他的「榜樣帶領」下,成功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