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南庄乃木崎上
南庄老街景點看起來不少,也很集中,值得您抽空去拜訪。
位於頭份南庄的老街是由中正路上的日式建築、桂花巷、乃木崎及南庄老郵局所組成,而現場的實際情況,是日式建築零散佇立在現代道路旁,輕輕散發著懷舊的氣氛;桂花巷之名來自於一家手工麵店,原本找不到桂花,近年來種上了幾棵桂花樹;南庄老郵局改成文化會館使用,但不常開門;老郵局前的乃木崎石板階梯則傳頌著一段蠻有一些人情味的故事。
我初次到訪南庄是以純遊客的身份,懷著體驗懷舊心情逛老街,指著照片、地圖問路,幾個景點逛了一圈,一路思索,現實景物與媒體報導到底有沒有差別。
在老郵局前面有一小段古味十足的下坡階梯,稱為「乃木崎」,距今有一○六年的歷史,聽說在當時這段路是泥土路,小朋友必須走泥巴路上來上學,明治三十三年,日本人乃木希典將軍首先發起捐錢,引起大家的迴響,興建了這條石板路,石板材料全部是從遙遠的地方用人力挑運過來的。
途中正好遇見南庄國小的小朋友上學,踩在老舊階梯的未來主人翁們,不知道心裡面是否會充滿感激呢?
「崎」是階梯的意思,「乃木」則是日本將軍的封號,據說是當時經過這裡的乃木將軍覺得地面泥濘難行,為體諒民眾爬階梯體力不濟,讓居民挑著重物想停下來休息時,旁邊還有置放東西的空間,因此捐出一筆錢,拋磚引玉,最後用眾人捐款所得,蓋了這條石板階梯,當年的一段善心義舉,感念其仁心,就用乃木將軍的名字命名之。(文‧攝影耟劉振雄)
夜間賞花更浪漫
苗栗三義有個桐花村,老闆詹慧君是苗栗客家人,希望在延續客家傳統之餘,再加入創意巧思,並結合現代流行趨勢,作多樣性發展,重新詮釋客家文化。「桐花村」具體呈現在建築外觀及室內設計上,店內處處可見傳統元素,如客家花布、爐灶,及代表客家的桐花圖像,都巧妙的運用在現代建築中,營造新客家風情。店內並規劃出一處藝文空間,目前展出部份傳統客家文物,如筷插、粿印等,並配合桐花攝影及詩人筆下歌詠桐花的詩作等,讓用餐購物沉浸在客家懷舊氛圍中。而服務人員也穿著以桐花布改良的襯衫,擺脫一般傳統客家粗布的意象,將客家風帶入現代時尚中。
客家桐花祭系列活動,目前從苗栗移師到南投縣埔里牛耳藝術渡假村展開,桐花已開五分,主辦單位首次舉辦夜間賞花。十五日並將邀請國際知名鄭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表演,以桐花為發想主軸的客家大戲「五月雪花飄」,展現濃濃的客家人文情懷。目前埔里油桐花開約五成,一直到四月中旬均是極佳賞桐花時期,尤其清晨時分及夜晚散步於度假村內,桐花飄落步道的場景十足浪漫。埔里周邊的泰雅渡假村油桐花也十分壯觀,同時提供溫泉SPA,林相優美,花期與埔里牛耳相近。
桂花森林飄香
全台最大最美的桂花林在南投名間鄉,茶農蕭碧惠為了守護這片台灣珍貴的桂花林,將桂花與茶的加工產業轉型為「桂花森林」,經營桂花相關產業,讓遊客可在桂花森林間聞香品茗。
一般人說,八月桂花香,其實桂花一年有三季都飄香,只是農曆八月特別香。沿著139縣道經過名間鄉松柏嶺後轉進139乙縣道,一間外觀不俗的「桂花森林」出現在眼前,在這個以製茶為主的鄉間分格外引人注目。桂花森林結合桂花餐坊、桂花咖啡廳,形成一個以桂花為主題的休閒空間,然而真正教人震撼的是後方那片桂花森林,由八十六棵高大的桂花樹組成的綠林幽徑,成天飄送著淡淡清香,每一棵樹的造型都自然而優美,它們都是年近百歲的老桂花樹,。主人蕭碧惠說,這些桂花樹可說是全台最大的桂花森林,放眼全台灣已不多見。
原來早年的桂花都是茶農用來薰熏花茶的,後來花茶漸少,以烏龍為主,鄰近的桂花樹都被高價收購,蕭碧惠的夫家是三代茶農,和桂花樹有深厚情感,堅持不賣桂花;而桂花也以芳香回報。如今,遊客喜歡到桂花森林尋香喝茶,桂花可以製成黃金桂花釀、桂花茶、桂花梅子、桂花瓜子,還衍生了桂花咖啡、桂花餐等。遊客可以享受以桂花製成的產品,包括桂花烏龍茶、桂花金萱茶、桂花蜜、杜花茶梅、杜花醉及茶葉瓜子都是很好的伴手禮。
解開紫斑蝶生態之謎
位於大肚山的台中都會公園每年四月至五月為紫斑蝶北返的經過路徑,為了配合推廣紫斑蝶的生態習性,台中都會公園管理站今年首次於四月九日展開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味丹文教基金會、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國家地理頻道、緯來電視網、台中郵局、台中都會公園志工聯誼會共同辦理紫斑蝶季系列活動,內容有紫斑蝶標放儀式,將已調查標記之紫斑蝶,邀請來賓共同舉行標放儀式,標放之紫斑蝶能進一步解開各項生態之謎。
於宣誓簽名活動結束後,邀請來賓及遊客種植紫斑蝶蜜源植物—白水木,以共同建立紫斑蝶家園。紫斑蝶生態闖關活動舉辦四梯次闖關活動,共有紫蝶風華、紫蝶菜單、生命奇蹟與危機、從蝶谷出發去旅行四關,完成闖關可獲得精美紫斑蝶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