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伏特 玫瑰來「電」

 |2009.07.17
1545觀看次
字級

 55歲美國攝影師 耗時10年 捕捉80張花卉電擊瞬間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現年五十五歲的美國攝影師羅伯‧布特曼(Robert Buelteman)花費多年心血,以克里安照相術(Kirlian photography)拍攝出令人驚歎的植物照片。

拍攝過程中,羅伯在這些植物花卉通上八萬伏特的電流,其中的三組照片,他使用了玫瑰、矮牽牛,甚至大麻。

為了拍攝這些奇特複雜的圖像,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他將植物削薄至半透明,放在底片上,然後在底片上覆蓋一層內涵感光乳膠的金屬薄板,接通高壓電,讓空氣瞬間電離,形成影像中葉片、花瓣和幹莖圍繞的藍色煙霧,並在感光乳膠上記錄下被攝物體的輝光。

接著,羅伯使用頭髮粗細的光學纖維對拍攝結果進行手工上色,呈現夢幻的視覺效果(之前以克里安照相術拍攝的照片,顏色都很單調而靈異),不過這部分相當費力,往往一百五十次才能成功一次。羅伯每周工作至少六十小時,耗時十年,他才拍攝了八十張作品。

「當人們看到我的攝影作品將會感受到一種衝擊和震撼。世界非常奇妙,能夠創造出許多讓人們屏息的壯觀景象。我的作品以一個新的視角觀看世界,它將呈現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境界。 」

「你可以想像成是畫家在畫布上進行特殊創作,這些植物就像靜物畫裡那些水果、碗等主題。放置植物的金屬薄板就是畫布,光學纖維就是畫筆。」羅伯說,另一個理解他創作方法的解釋,就像用普通相機攝影,只是他手動控制曝光,並讓植物放電的影像直接感光於相紙上。

為了使成像呈現出更豐富的效果,羅伯在金屬薄板上塗了一層液體矽酮;為了保證自己生命安全,他在金屬薄板旁架設木框以防觸電。儘管這些作品看來如此新潮,但羅伯並未使用任何新的拍攝手法,他所使用的攝影技巧早在一九三九年被發明。

一九三九年,蘇俄技師塞姆揚‧克里安意外發明電暈放電照相術,以這種技術拍攝的物體,周圍都會出現明顯的發光現象,這種攝影技術也被稱為克里安照相術、靈光照相術,可應用於醫療、生物電子實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