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工作人員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一座清代財神廟,發現保存完好的六十四幅「百工圖」壁畫,是首次發現,具有珍貴的藝術和研究價值。
蔚縣文化局副局長李新威說,百工圖始自清乾隆年間,內容蘊涵當時社會各行各業的生活狀態,被喻為清代的「清明上河圖」。
此次發現的百工圖壁畫,分四行四列,繪製於財神廟東、西配殿的南北山牆上,每面牆繪製十六幅,描繪六十四項行業的產品製作、銷售等場景,包括首飾樓、成衣局、生藥店、書籍齋、弓箭鋪、銀錢局、剃頭房,還有兌換金銀、描繪丹青、煙火炮鋪等。
這六十四幅圖,均以墨線相隔,右上角有榜題,繪畫以榜題為內容,畫面形象生動,再現清代市井生活和社會狀況。
據調查,該廟始建於清代初年,坐北朝南,現存有前殿、正殿和東、西配殿,殿內百工圖壁畫應是清同治年間重修時繪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