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誦百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法句,聞已得寂靜。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法句經》
在王舍城,有個富翁女兒,名叫昆得利給喜,在她十六歲時愛上了一個即將行刑的小偷,於是她的父母就付錢為小偷贖身,讓他們結婚。雖然她深愛她的丈夫,但他只是喜歡她的財產和珠寶。 有一天,他叫她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貴的珠寶,帶她去拜山神。當他們到達山頂時,小偷露出邪惡的笑,說:「我要殺了妳,並且要妳的珠寶。」她請求他不要傷害她的生命,可是沒有用。她醒悟過來,如果不離開她的丈夫,就一定會被殺,所以她就溫柔地說:「我們結婚相處過一段時間,如果一定要殺我,請讓我再最後一次禮拜你。」他高傲地站著,任由她恭敬地繞行,走到第三圈時,她在他背後停下來,然後將他推向懸崖。
她丈夫死後,她不想回家,漫無目標地走著,來到一個外道女眾苦行者的地方,就跟著出家,學習一千個辯論必勝的技巧,由於她聰穎過人,不久就學成了。
她的老師們告訴她,妳可以出去找人辯論了,如果辯輸的話,就當對方的學生,繼續跟他學。昆得利給喜到過許多地方,跟很多人辯論過,每次辯論都得勝,因此名聲大噪。
有一天,她到了舍衛國,並與舍利弗辯論。舍利弗說:「我要跟妳辯論,請妳先提出問題,由我來回答。」昆得利給喜問了一千個問題。舍利弗毫不遲疑地回答,輪到舍利弗提出問題。舍利弗第一個問題問:「第一個是什麼?」她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好說:「這個問題,從未曾聽過,好像是咒語一般。」舍利弗說:「這正是佛陀的咒語。」昆得利給喜說:「請告訴我,這是什麼意思?」舍利弗說:「如果妳也像我們這樣出家,我就可以告訴妳。」
昆得利給喜出家後,舍利弗告訴她答案
:一切眾生食為主。不久以後,她就成了阿羅漢。疑惑的比丘們請問佛陀:「比丘尼昆得利給喜只聽了少許的法,就證得阿羅漢,可能嗎?」佛陀說:「我們如果聽了一千句沒有意義的話,倒不如一句有益的話。就像戰場上,雖勝百萬人,能降伏自己煩惱的人,才是第一戰士。」
戰勝自己、覺悟的人,不孤獨也不煩悶,不痛苦也不自滿,他雖也會有外在的困難、障礙及肉體的病痛,但和凡夫不同的是,他們內心已經沒有好壞、是非這些對立,並放棄了種種執著,世間一切都是解脫的真理。由此可知,沒有比實踐道德、恪守人倫更重要的事情。佛陀教導我們,要從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漩渦中脫離,不要任憑其淹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