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電腦刀運用在治療腫瘤癌症,因為不需要侵入性開刀,對不適合傳統手術患者提供新選擇;三軍總醫院日前引進Xsight肺部追蹤系統為院內電腦刀升級,治療過程同步追蹤因呼吸移動的肺部腫瘤,將高劑量放射線集中病灶。
以電腦刀運用在全身癌症治療,近幾年在肺癌發展特別顯著。根據電腦刀業者評估,去年全美以電腦刀治療肺癌成長百分之五十二,全球成長百分之四十三。三總迄今以電腦刀治療三百五十名病患,其中有四十四個肺癌病例。
近來肺癌治療方法頗受國人關注,三總放射腫瘤部醫師趙興隆表示,早期肺癌以手術切除為首選,但對於高血壓、糖尿病、肝功能凝血功能不佳或有慢性阻塞性肺等不適合傳統手術患者,電腦刀非侵入性的治療,可降低手術風險,特別是對於早期發現,腫瘤大小在三公分以下的。
電腦刀追蹤腫瘤位置的影像導引觀念來自巡戈飛彈,透過機械手臂可隨時修正、定位腫瘤目標,由於器官、腫瘤會隨著呼吸移動,特別是肺部腫瘤,傳統放射治療比較難抓住呼吸的律動,但擴大照射面積或間歇性放射,可能傷害周遭正常組織。
加上的Xsight肺部追蹤系統,同步追蹤系統在治療過程可隨著呼吸移動,同步追蹤腫瘤位置及大小,且不斷偵測、修正,減少腫瘤附近組織傷害,降低治療副作用。
以電腦刀治療腫瘤,治療床會自動調整病人位置,過程無痛、無傷口,不需麻醉,一套療程約三至五次,每次治療標的時間約三十分鐘到九十分鐘,療程短不需住院,治療後即可返家休息。目前健保給付只限於顱內腫瘤專案報備,肺部腫瘤病患依病灶數目不同需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