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該組織支持對陷入困境的銀行「暫時國有化」。
IMF在半年一度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預測,全球金融危機可能「既深且久」,有些銀行目前無力吸引私人資金,因此暫時由政府接管可能是必要的;但這種接管須以幫助銀行重組為目的,重組之後必須盡快恢復私有。
IMF資本市場部主管韋納爾指出,有資本需求時,最理想的情況是向市場集資,「但有時可能做不到」。
該部門副主管布洛克梅爾解釋:「我們並非建議政府接管,但在某些情況下,政府接管的確是穩定金融機構最有效的方式。」
布洛克梅爾說,不僅僅是在美國,各國政府干預的情況都大幅增加。最明顯的例子是向IMF緊急貸款二十一億美元的冰島,在經濟崩潰下,三家遭受全球金融危機嚴重衝擊的銀行,在去年十月由政府接管。
IMF修訂後的評估顯示,到二○
一○年底,世界金融危機的成本可能會達到四點一兆美元,其中銀行損失占百分之六十一,其餘將影響保險公司、退休基金以及其他金融公司。IMF在一年前估計的損失數字是一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