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裡生長....」

這是流傳在大陸一首很美的歌曲,一般都是媽媽教給孩子唱。旋律優美,歌詞感人,雖然我出生在北京,與大海的距離很遠,但是聽到這首歌,依然有種莫名的自豪感,好像自己就是小美人魚,有著飄逸的紅色秀髮,遊蕩穿梭在大海的懷抱,享受著海底閃耀的貝殼,還有晶瑩的浪花。於是,從小就嚮往大海,喜歡大海,沒有任何原因,就是嚮往,就是喜歡。
小學課本上就講過,地球的百分之七十是由海水組成,海洋的面積遠遠要比土地寬廣遼闊。同樣,人們也都賦予了大海神秘的力量,那片深邃而遙遠的藍色,孕育著美麗的生命,更多離奇的傳說。
今年春節,我在日本的外婆家度過,雖然之前去過很多次日本,但是福岡的海還是第一次看到。也許是因為冬天吧,當鹹濕的海風打在臉上,有種無法名狀的感動。
海水捲著朵朵白色的小浪花,好像天空都因此而更加蔚藍而悠遠,懸浮的雲彩掛在頭頂,遮住了太陽,卻擋不住柔和的光線。沙灘是冰涼而潮濕的,打消了我赤腳的念頭。朋友告訴我,盛夏時分,這裡躺著無數美女帥哥,享受日光的沐浴,拿著衝浪板的勇者們赤腳飛奔,衝向大海的臂彎,還有遠處的小小帆船和摩托艇。和眼前的場景比起來,還真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那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大海。而此時此刻,是寧謐安靜的大海,讓呼吸都變得更加通透清新。
對於大海,我還有一份特殊的情結。
兩年前,我的奶奶去世,臨走前她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海葬。全家人幫她實現了這個願望,記得海葬那天,連續幾天的小雨終於停息,天空中露出了彩色的虹,彷彿是專程為奶奶送行。爸爸說,全世界的大海都是相通相連的,以後無論我們走到那裡,只要有大海的地方,就有奶奶的痕跡,可以感受到她的關懷和慈愛,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這個冬天,在日本九州福岡的海邊,我望著碧海和藍天,心中默默為遙遠天國的奶奶祈福,希望她看得到,現在的我過得很好,希望她知道孫女這一輩子都會愛著她,念著她。
「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海角天涯,總在我的心上。」這首兒時的歌曲,會依然在心中,傳唱下去。